行业背景
在出租车无法满足出行需求的时候,互联网专车服务应运而生。“滴滴快的”、“神州”相继开展互联网专车业务,并且依靠烧钱模式,在全国范围内积累了庞大的用户群。互联网专车服务从一定程度上缓解出租车运力不足的问题,但是其服务的安全性和合法性也一直备受质疑。
今年五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2015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意见的通知》明确提出,今年将出台深化出租汽车行业改革指导意见。事实上,包括义乌、湖北等多地已经开启出租车行业的改革试点工作;而就在近日,上海、北京两地交通部门,也在地方出租车市场管理和约租车服务方面有所行动。预约出租车服务不失为对上海电召出租车的一种有益补充,能够满足乘客更加个性化需求,目前,上海市交通委与“滴滴快的”联合成立工作组,预计将在1-2个月内拿出上海约租车管理试点方案。
面对这几年风云变幻的互联网O2O模式,将出租车以及网络约租车纳入全市统一的出租汽车信息监管平台是深化出租汽车行业改革的重要一步,监管平台将对接第三方互联网手机召车软件,共享普通出租车、网络预约出租车等信息,既能满足不同层次的出行需求,又能符合政府鼓励创新和规范管理的意愿。
解决方案
(1)方案概述
通过建设市级出租汽车信息管理平台,建立全市大中型普通出租车企业和人员电子信息管理档案,规范运营公司、从业人员的资质。通过资质以及定价两方面对出租汽车设定运营边界,解决原有互联网召车平台利用私家车进行非法运营的社会问题;通过车辆和驾驶员资质验证来解决的利用互联网召车平台进行非法运营的社会问题。可提供接口对接滴滴快的等互联网召车平台数据,统一普通出租车、预约出租车服务和监管,保证乘客召到合法的出租车,有利于统一管理和监督,使违法行为可投诉、可追溯。
(2)建设原则
? 公益定位 政府推动 统筹规划 示范推进
资源整合 信息共享 需求导向 公众优先
(3) 实现功能
? 行业管理 动态监管 决策分析 第三方服务监管 外部接口
系统功能架构图:
(4) 系统界面展示
(5)实现目标
(6)效益分析
? 社会效益
? 对车辆及从业人员采用准入机制可实现有效的监督和管理;
? 对车辆的营运及服务情况形成有效的监督和管理;
? 对出租车的营运数据进行的数据分析,提高主管部门的决策水平。
? 经济效益
? 降低行业主管部门对行业的监管成本;
? 提高出租车运营效率,提升企业的服务质量,降低服务监督的成本;
? 确保驾驶员、乘客的人身安全,降低管控成本;
? 提高主管部门的决策效率,增加出租车行业的经济效益。
成功案例
厦门市出租汽车行业监管平台